首页 > 女生耽美 > 算鼎三国:玄镜红颜录 > 第445章 归途议论,再访之决

第445章 归途议论,再访之决(1/2)

目录

离开卧龙岗,踏上返回新野的路途,气氛明显比来时沉闷了许多。希望落空的失落感,如同初冬的寒风,悄然钻入每个人的心头,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主公刘备,背影都显得有些萧索。他勒着缰绳,步伐缓慢,显然还在回味着方才的闭门羹。

关羽和张飞紧随其后,两人的脸色也不太好看。特别是张飞,那暴脾气终究是按捺不住,在马背上颠簸了一阵后,终于忍不住爆发了。

“大哥!”他扯着嗓门,打破了沉默,“俺就说嘛!那什么卧龙就是个骗子!装神弄鬼,故弄玄虚!俺们巴巴地跑这么远,连面都不露一个,还说什么出门访友,鬼才信!我看他就是个没胆出来见人的乡巴佬,怕露了馅!”

张飞的声音粗犷洪亮,在寂静的乡间小道上回荡,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树枝上的寒鸦。

关羽虽然没有像张飞那样直接开骂,但也皱着他那标志性的卧蚕眉,沉声附和道:“三弟言语虽糙,却也并非全无道理。兄长屈尊降贵,亲身拜访,已是给足了他颜面。此人若真有才学,自当闻讯出迎,岂有避而不见之理?如此倨傲,恐非良辅之才。”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军中事务繁忙,我等实不宜将过多精力耗费于此不确之人身上。”

关张二人的话,无疑代表了军中一部分务实派的想法,也恰好击中了主公此刻心中那一丝动摇和疑虑。他勒住马,转过头来,脸上带着几分困惑和疲惫,目光投向我和元直:“子明,元直,你们二人……对此事如何看?莫非……备真的所托非人?”

我看到主公眼神中的犹豫,知道此刻正是关键。若是应对不当,恐怕这“三顾茅庐”的佳话,就要在我面前夭折了。

元直与我交换了一个眼神,默契地由他先开口。他神色郑重,语气坚定地对主公说道:“主公万勿因此动摇!亮之才学,庶敢以性命担保,绝非虚言!卧龙、凤雏之名,并非空穴来风。昔日姜尚垂钓渭水,亦待文王亲至;伊尹躬耕于莘野,亦需商汤礼聘。古之大贤,往往有其独特的行事风格与考验人之法。主公乃当世人杰,欲求经天纬地之才辅佐,自当有容纳高士脾性之量。今日虽未得见,焉知非其有意考验主公诚意乎?若因此而退,岂非前功尽弃,错失良机?”

元直的话语重心长,引经据典,很有说服力。他再次强调了诸葛亮的才华,并将此次拜访未遇归结为高人行事的常态和考验,为主公挽回了一些颜面,也试图打消他的疑虑。

主公听后,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,但显然还没有完全释怀。他将目光转向了我,等待着我的意见。

我策马上前,与主公并肩而行,并未急于反驳关张的观点,反而先承认了他们担忧的合理性:“云长、翼德所虑,亦是人之常情。我等戎马倥偬,时间宝贵,自然不希望虚耗于无谓之事。主公亲身前往,却未能得见,心中失落,亦在所难免。”

这番话先安抚了关张,也体谅了主公的心情,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尊重。果然,关羽的面色缓和了些,张飞也暂时闭上了嘴,等着我的下文。

我话锋一转,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我的看法:“然则,诸位可曾想过,此事或许并非全然是坏事?”

“哦?”主公露出好奇的神色,“子明此话怎讲?”

我微微一笑,继续说道:“主公试想,主公乃汉室宗亲,当朝皇叔,豫州牧、左将军,身份何其尊贵?却能为求一介布衣,不辞辛劳,亲身前往乡野茅庐拜访。此事若是传扬出去,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主公?”

我顿了顿,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表情,继续道:“世人只会赞叹主公礼贤下士,求贤若渴之心,感佩主公为兴复汉室,不惜屈尊降贵。这本身,就是一篇绝佳的宣言!它告诉天下的贤才,只要你有真才实学,哪怕身在草莽,主公也愿意再三礼下以求之!如此一来,纵使今日未能见到卧龙先生,主公的仁德美名,已经传遍荆襄,乃至天下!这对我们招揽人才,凝聚人心,岂非大有裨益?”

我这番话,巧妙地将一次失败的拜访,转化为一次成功的政治宣传。将关注点从“是否见到诸葛亮”转移到“刘备求贤姿态”本身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上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